签订劳动合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旨在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必须树立劳动合同先行的观念,养成先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的习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迟在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3。
2、合同必备条款齐全
劳动合同中应明确以下必备条款:
- 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 劳动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
-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3、设置明确约定条款
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等条款。将用人单位重要规章制度条款写入劳动合同,或者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书面送达条款。为避免调制调薪争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作岗位变更和工资薪酬待遇调整。劳动报酬条款一定要明确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具体事项,将合同原件向劳动者送交一份,并保留双方的复印件。这样可以在发生纠纷时作为有力的证据。
4、遵守法律法规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加班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此外,还应注意薪酬和福利的法律规定,确保合同内容不违反相关规定2。
5、注意试用期和合同期限
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约定,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合理选择劳动合同期限并依法约定试用期。
6、避免收取财物或要求担保
用人单位绝对不能收取劳动者的财物或者要求提供担保。
7、劳动合同到期的处理
劳动合同到期后应及时办理续签或终止手续,设置劳动合同到期前提醒程序,设计预防事实劳动关系条款
通过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用人单位可以有效地规避劳动合同中的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